稻盛和夫說: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中小企業獲得發展的重要根基。
《財富》雜志也明確指出過:世界500強的企業每一家都善于給企業文化注入活力。
——
“企業文化,就是企業的“中央銀行”
組織內的一群人怎么想、怎么做,怎么對待彼此、對待公司、對待客戶,最后反映在企業所有大小事上。”企業出現的所有問題,如果我們去追溯調查,會發現這些問題的本質都是人的問題,解決人的問題,就需要建設一個有活力、可優化的企業文化。
什么樣的企業文化才能用內在核心驅動人事物的真正成長?奧旭集團董事長辛澤江在二十多年的創業實踐中,找到了符合自己的正確答案。
——
曾幾何時,企業文化在人性的引導下,走向了以標語口號為主的絕對誤區,共有思想和行為習慣在不同的路上分道揚鑣,越走越遠。 而在辛澤江與生活碰撞的經驗里,他發現,【以善為本】四個字,不僅是對人的品質考驗,更是對一個企業發展良久與否的終極衡量標準。 因為至誠至真,與人為善是他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,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創業初心。
企業以善育人,“善不可不為,業不可不創,即行善創業也”
——
企業以善為本,在善中不斷成長、壯大,并爭做盡善盡美,同時企業不僅將善作為已任,還把中華民族的美德——“行善積德“歷史性的今天逐步發揚光大。
企業“以善與人,與人為善”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人際環境,使自己有一個發展個性和創造力的自由天地,并享受到一種施惠與人的快樂,從而更助于企業的健康成長。
與人為善天地寬,善,不但能使人綻放出人性的光輝,而且是一種愛心的體現,是一種人生智慧,甚至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詩人的光澤。
同時他更明白,組織新陳代謝、業務日新月異,企業文化真正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 它涵蓋了經營哲學、企業精神和內在的各種價值觀。辛總認為,一個真正有德行操守的人,往往能夠依乎自然之道,效法天地萬物中所蘊生生不息的精神,在人生中自始至終寵辱不驚,矢志不移,在逆境與挫折中激發起更大的勇氣和求勝的信念。
——
因此,他崇尚《周易》,他認為周易中的“自強不息”提醒我們謙虛謹慎,不驕不躁,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,是一種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。
自強不息的企業和個人能夠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,能夠在困難面前不退縮,通過不斷學習,彌補自身不足,從而順應時代變化,抓住機遇,時常變不利為有利,最終會獲得事業的成功。
而“厚德載物”要求我們增加道德修養,處理好物我之間的平衡關系。有高尚道德的企業或個人,才會關愛別人,才有“已欲立而立人,已欲達而達人”的思想,能夠以公正、正直和與人為善的態度來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。
“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”始終是奧旭團隊精神的重要內涵,要求每個人不僅要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,虛心求教的寬廣胸懷和崇高的精神追求,還應善于審時度勢,深刻把握人與自然,人與社會、人與人的關系。
——
有較強魅力領導者的企業能夠做大,但擁有深厚企業文化底蘊的企業卻能經久不衰。企業文化的建設重在企業家清醒,而企業家要想搭建一套成功的企業文化,除適應本企業的特性,制定出企業文化體系搭建的措施外,還需要有一顆向善的心,以及內心強烈的成功信念和利他理念。
“畏天、敬上、禮平、愛下”是人生的道德運化,當一家企業有了向善的企業文化,企業離百年品牌也就不遠了,而奧旭將一直在愛的滋養中穩步前行。